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理论学习 > 文史资料
传承地方文化•义安地名简录之一 义安区
发布时间:2022-02-09 来源: 被阅览数:

义安区

义安区,安徽省铜陵辖区,位于安徽省中南部,长江下游南岸,紧临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,介于东经117°42′00″—118°10′6″、北纬30°45′12″—31°07′56″之间。距省会合肥152公里。区政府所在地顺安镇,东接繁昌、南陵,南邻青阳、贵池,西北隔江与枞阳、无为相望,下辖6镇2乡1个办事处,人口约29万人,面积845平方公里,是黄山、九华山、太平湖的北大门。

义安区历史文化悠久,资源丰富,是青铜文化宝地。、周三代,属扬州战国,属楚。秦代,属鄣郡。汉代,属丹阳郡。东汉置铜官镇(今五松镇)。三国,属吴。代,属宣城春谷县南朝:宋、齐属宣城郡;梁属南陵郡;陈属长江州。隋代,属宣州。唐代,属宣州。唐僖宗文德元年(888年)析南陵之工山、安定、凤台、丰资、归化五乡置义安县,县治设于顺安南唐保大九年(951年),改旧义安县为铜陵县,县冶移于江浒(即古铜官镇),属升州。宋代,属江东路池州。元代,属江南道池州路。末陈友谅部将赵普胜克县城,邑令陶起祖迁县治于顺安。明代,属池州府。明初邑令时守道复迁县治于五松镇(今五松镇)。清代,属池州府。民国元年(1912年),直属安徽省。民国三年(1914年)6月属安徽省芜湖道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10月,属第二专区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8月6日改属第八专署。

1949年4月21日,铜陵县解放,县城为江南解放第一城。1949年5月13日,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。1952年2月4日改属皖北署安庆专区。1958年9月5日,经国务院批准,撤铜陵县建制,并入铜官山,改名铜陵市。1959年4月3日,经国务院批准,恢复铜陵县建制,属安庆专区。1965年7月14日,改属池州专区。

1974年3月1日,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,改属铜陵市。2015年12月3日,撤销铜陵县,设立铜陵市义安区,行政区域不变。2016年10月区划调整,将五松镇管辖的齐潭、双桥、查壬、建立、马冲、董冲、新江联盟、江滨9个村和湖边、石桥、近市、近城4个社区划归铜官区管辖,将铜官区凤凰山社区划归义安区管辖,并成立区政府派出机关新桥办事处。

2000年末铜陵县共有8个镇,10个乡,20个居委会,196个村委会2001年底,西湖镇整建制划入市狮子山区。2004年5月铜陵县实施行政区划调整,乡镇数由过去的10个乡、7个镇调整为4个乡、5个镇。2004年底,大通镇整建制划入市郊区。2008年,全区(县)辖4个乡即东联乡(由原流潭、永丰两乡合并)、西联乡(由原太平、和平、钟仓三个乡合并)、胥坝乡(由原胥坝、安平两乡合并)、老洲乡4个镇即五松镇(原城关镇)、顺安镇(由原顺安、新桥两镇合并)、钟鸣镇(由原钟鸣镇、金榔乡合并)、天门镇(由原董店、朱村两镇合并)2015年,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铜陵县,设立铜陵市义安区,以原铜陵县的行政区域为义安区的行政区域,义安区人民政府驻五松镇人民大道95号。2019年12月省政府批准,将义安区人民政府驻地由五松镇迁往顺安镇和谐路399号。

义安区辖62乡、1个办事处,分别为:五松镇顺安镇钟鸣镇天门镇东联西联胥坝乡老洲乡 新桥办事处。

地形地貌:全区位于长江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,受新构造运动影响,长江褶皱下降,南岸地势逐渐抬升。频繁的褶皱、断裂运动促使发生强烈的断裂块分异,形成低山、丘陵、山涧河谷、波状起伏的岗地和沿江冲积平原。地貌呈明显的地域差异和过渡性变化,境内总地势南高北低,中部为南北过渡地带。根椐地貌形成特点、形态特征和组成物质,分为3个类型区。地势自南而北由低山区、丘陵区、洲圩区依次分布。南部低山区范围包括西牌峰、黄木岭、狮子山一线以南地区,占全区面积约40%,海拔高程较高,一般在200~500米之间。钟鸣、天门顺安、新桥等地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,发育有一些断块状低山。境内低山呈北东向展布,多为褶皱型,少数为断层山,一般坡度在25°~30°左右,山体较完整,山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下降。组成低山的岩层主要有燕山运动的花岗岩类、闪长岩类,三迭系、二迭系的石灰岩和硅质岩,志贸系上、中统和泥盆系上统的石英砂岩、砂质页岩、粉砂岩。中部丘陵区围包括新沟、花园王、玉楼山、山边崔家一线以南和五松、钟鸣、顺安、东联、西联的部分地区,占全区面积约30%。海拔高程小于200米,多在50~150米。中部丘陵区为南北过渡地带,丘陵呈北东向展布,带状分布。地面平均坡度较南部小,一般在15°~20°,仅断层作用所形成的丘陵方显陡峻。地面切割较碎,发育有一系列的冲、谷。地形起伏小,往北趋临平原圩区,地势随之逐渐降低,相对高程在20米至30米。组成物质主要是第四纪上、中更新统红色粘土、下蜀系黄土,同时伴有三迭系、二迭系的石灰岩、第三纪紫红砂砾等。顺安蛙形岗、钟鸣鲢鱼山、城关江边丘岗,新建光荣村等地分布有白垩纪砂砾岩。沿顺安河、新桥河形成的狭长河谷平原(畈田)组成物质为近代河流冲积物;厚度一般约5米。北部洲圩区为地势最低区,由长江及其支流的冲积作用发育而成。范围包括老洲、胥坝以及东联、西联、钟鸣、顺安、五松的部分地区,占全区面积约30%。

气候特征:义安区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区,四季分明,全年气候温和湿润,雨量适中,湿度较大,日照充足,无霜期长,季风气候显著。由于气候的过渡性,冷暖空气交锋频繁,冬夏温差显著,降水年际变化较大,常有旱、涝、风、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。四季气候特点:春季高空西风带逐渐北撤,冷高压衰弱北缩,暖高压增强北移,气温跳跃回升,天气多变,时晴时雨,时暖时冷。当寒潮或较强冷空气南侵时,常伴有阴雨大风降温过程,形成“倒春寒”天气。夏季,5月底进入夏季,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跃,暖湿气流活跃。6月中旬梅雨时阴雨连续,降水强度较大,易致洪涝。秋季,副热带高压减弱渐南撤,冷高压势力增强南下,降温迅速,日温度较差加大,雨水少。易致秋旱。遇有较强冷空气南侵时,常形成秋季低温,淫雨绵绵。冬季,受内蒙古高压控制,天气晴朗,干燥寒冷,以偏北风为主。霜或霜冻出现频繁,每年均有降雪,大多年份有积雪。

水文特征:义安区境内长江及其支流组成的地表水系较发育,西北部河网密集,中部河湖相连,东南部枝状分布低山河流,主要河流与地形走向一致均由南向北汇入长江。大小河道共47条,其中长江,全长55.5千米;夹江,总控制面积150.4平方千米,包括8条夹江水道,总长51.9千米;顺安新河:流域面积460平方千米;黄浒河:该河是获港河的一条主要支流,流经铜陵、繁昌、南陵3县,境内流域面积172平方千米,境内流长14千米。大通河,境内流域面积97.5平方千米,境内流长12.3千米。全境河道总长403.88千米,总流域面积729.5平方千米。

土壤特征:土壤种类与分布 本区土壤类型,共分为7个土类,13个亚类,49个土属,85个土种。因地貌类型和局部地形的差异,各种类型土壤的分布特点不同。中南部低山丘陵地区主要土壤类型有黄红壤、棕色石灰土、水稻土及小面积的潮土和紫色土。分布因地形而异,通常从低山丘陵到冲畈分布以黄红壤、水稻土为主;山间谷地以香灰土田、砂砾泥田、砾身砂泥田为主;河流两岸的以砂泥田、石灰性泥骨田为主;冲两旁呈梯级分布白浆土田;石灰泥田呈环状分布于石灰岩丘坡脚。北部沿江洲圩平原,潮土是其主要旱作土壤类型。江心洲沿主江一侧向内依次为江沙土、青沙土、灰沙土和灰泥土,沿江滩地向内依次为灰沙土、灰沙泥土、灰泥土并与水稻土灰泥田相接。水稻土也是其主要土壤类型,通常在Ⅱ级阶地圩田多分布湖泥田,而在平坦和低洼处多分布烂泥田、青丝泥田、青泥田。自然资源

矿产资源:义安区境内矿产资源非常丰富,矿种达30余种。金属矿有铜、、铁、锰、铅、锌等,与之相伴生的有铀、镍、钴、铋、镉、锗、硒等稀有金属和元素非金属矿有硫、煤、磷、石灰石花岗岩、砂岩矿、石英石、方解石、膨润土钾长石大理石硅灰石、玄武岩、辉绿石、孔雀石、珍珠岩、白云岩、紫砂土、高岭土、江砂等。其中铜、金、银、硫、煤、铁矿、石灰石、膨润土储量最为丰富。据地情网发布的数据,初步探明:煤矿地质储量5814.34万吨,预测量3.56亿吨。煤田总面积230.69平方千米。铁矿值储量1000余万吨,多为35~45%的褐铁矿。硫矿保有储量200万吨,平均品位约30%。锰矿储量900万吨,其中氧化锰约50万吨,品位30~35%;其余为碳酸锰,品位14—20%。铜矿储量约10万吨,品位0.7~0.8%主要分布于铁山头,仙人冲等地。金储量约20吨。大理石、钾长石、石灰石等石矿,广布于境东南低山。

水资源:义安区属沿江诸河区,境内水资源分为地表径流、长江水、地下水。水资源年均总量为6.6037亿立方米(未含长江)。境内较大的湖泊有东西湖白荡湖天井湖,总水面12万余亩。地表径流:地表水资源主要靠降水补给,年降水总量为12.25亿立方米。年均径流深为622.2毫米,年均径流量为5.41亿立方米长江水:境内55千米江段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000亿立方米。地下水:沿江冲积层孔隙水含水层面积49.5平方千米,地下水天然资源为7485万立方米/年,资源模数为30.38万立方米/年·平方千米。岩溶裂隙水含水层面积为267.7平方千米,地下水天然资源为3452.04万平方米/,资源模数为12.9万平方米/年·平方千米,径流模数4.09/秒·平方千米。全区地下水天然资源总量为1.0937亿立方米。

野生动物资源:全区野生动物资源未经过专门调查。据人们平时观察到的主要有六大类院兽类(白鳍豚、江豚、梅花鹿、金钱豹、穿山甲、苏门羚、獐、麂、兔等)、两栖动物(大蟾蜍、无斑雨蛙等)、爬行动物(乌龟、金钱龟、蛇、蝎等)、鸟类(喜鹊乌鸦老鹰、山斑鸠、鹭、黄鹂、猫头鹰等)、鱼类(上述水产资源)、甲壳类(虾、蟹、螺等)。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鳍豚、梅花鹿、金钱豹3种曰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猫头鹰、江豚、穿山甲、苏门羚4种。

植物资源:义安区境内植物资源丰富多样,共有维管植物1805种,隶属于185种871属,其中野生植物1243种,栽培植物562种。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1551种,木本与草本花卉200余种。全区有树88科600余种,其中国家保护树种10余种院水杉、银杏、喜树、鹅掌楸、杜仲、金钱松、香果树、厚朴、天竹桂等。用材树种共150余种,古树名木共有86株。按保护等级分院一级古树名木为8株,二级古树名木为13株,三级古树名木为65株。著名的有院钟鸣闸口古紫藤、千年银杏、水龙山桂花王、叶山杉木王。

土地资源:2013年末,义安区国土面积84533.5公顷,农用地56543.21公顷,其中耕地23730.04公顷,建设用地15787.01公顷,未利用地12203.26公顷。

义安区是中国青铜发祥地之一,矿冶历史迄今已有三千余年,境内金牛洞古采矿遗址、木鱼山古矿冶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凤丹、白姜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”。

义安人文荟萃、山川秀美,是宜居宜游胜地。文化底蕴深厚,曾涌现出陈翥、胡舜元、盛度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,李白、苏轼、黄庭坚众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美丽诗篇。境内凤凰山旅游区,天井小镇文化旅游区,太阳岛、双龙洞、大明寺等景点,其中凤凰山牡丹花卉景观入选“中国美丽田园”,凤凰山村获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。天井小镇商业街以鲜明的建筑,文化特色入选安徽省特色商业示范街区,龙潭肖村、赵氏戏楼入选中国传统村落,犁桥村被评为“全国首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庄”。

义安区连续3次荣获“全国文明县城”,7次获评“全国科技进步县”,荣膺“全国文化工作单位”、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”、“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”、“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”等荣誉称号。现有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(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)和一个省级开发区(义安经济开发区),还形成了以电力能源、有色金属、精细化工、新型建材、机械电子为主导,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现代农业等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。